时至隆冬,寒风簌簌。笔者走进开阳县龙岗镇大荆村蔬菜保供基地大棚,就听到一片欢声笑语,一排排西蓝花、芹菜长势喜人,一片丰收的景象映入眼帘。大棚里,村民们有的弯腰割菜,有的整理装筐,还有的搬运上车,有条不紊地忙碌着,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。 据了解,开阳县龙岗镇大荆村通过“公司+村合作社+农户”的发展模式,按照“强龙头、创品牌、带农户”的总体思路,牢牢把握产业结构“八要素”,紧扣“五步工作法”,有序推进坝区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,每年解决40万多人次劳动就业,发放工人工资800多万元。 据基地工作人员邓蓉介绍,该批西蓝花、西芹长势良好,共种植西蓝花565亩、西芹65亩。经过四个多月的精心管护,西蓝花、西芹陆续成熟采摘。可以陆续采摘至5月份,亩产预计能够达到2000余斤,目前已售出万余斤,西蓝花批发价格为1.2元/斤,西芹以1.6元/斤的批发价销往贵阳市场。 “年纪大了,外出务工不好找工作,基地正式投入生产后我就开始在里面上班,平均每个月能领到2500元的工资,关键是离家近,照顾家人非常方便。”龙岗镇大荆村村民杨念满意地说道。 近期正是西蓝花、西芹采摘高峰期,基地每日采摘用工量达100余人次,周边有务工意愿的村民均可进入基地务工,平均工资80元/天。冬季蔬菜丰收不仅肯定了龙岗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果,也带动周边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。 |